毛白杨锈病首要为害幼树,为苗圃和绿地幼树的一种首要病害,严峻时大部叶片感病,病斑连片,引发焦叶、落叶。除毛自杨外,还为害新疆杨、河北杨等。首要为害叶片,也为害嫩梢、叶柄及芽等。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陕西及北京等省市均有产生。
春季毛白杨幼芽萌生时,芽背即呈现黄色粉堆,顶芽呈黄色锈球状,未几病芽即枯死。叶片感病后在正面呈现小黄点,叶背构成黄色散生小粉堆,严峻时叶背充满黄粉,病叶提早零落。
病菌以菌丝在芽内过冬。春季杨树抽芽时,菌丝发育构成夏孢子堆,借风传布,夏孢子落在叶片上萌生侵入,5、6月为第一次侵染岑岭,9月为第二次侵染岑岭。夏孢子萌生最适温度为15~20℃,苗木成片莳植过密,发展幼嫩,湿度较高,有益于病菌传布、侵染和病发。
防治体例以下:
勿莳植过密,注重肥水办理,加强植株抗病力。
春季树木抽芽时实时轻摘病芽并集合销毁,覆灭侵染源,病芽多的可喷1500倍的15%粉锈宁肯湿性粉剂。
叶片病发早期喷1000~1500倍的15%粉锈宁肯湿性粉剂。
水景资讯